宁阳:警务工作接地气 群众打心眼里真满意

2015-10-19 09: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法制频道10月19日讯 今年以来,宁阳县局通过练好群众工作本领,扎实走访110警情报警人、9600110诉求人等五类重点人群,真心帮助困难群众等措施,扎实做好民生警务工作,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今年上半年科学发展综合测评中,该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县六项考核指标第一名。

  练好群众工作本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大娘,您办理低保需要的手续和要跑的路线,我都给您记在这张纸上了,您拿好,记好。”“张警官,俺都记在心里啦!谢谢啊!”这是宁阳县公安局八仙桥派出所社区民警朱刚强和辖区王大娘的一段对话。今年以来,该局组织民警加强涉农政策业务学习,练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他们根据辖区农村人口较多的实际,将与农村群众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通过设立“便民服务台”、村喇叭大广播、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座谈等形式,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处理社会矛盾。将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村霸、黑恶势力列为重点打击对象,遇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事件,施行从严、从快、从重的打击措施,坚决捍卫群众权益。目前,已设置便民服务台600余处,张贴明白纸1100余份,化解矛盾纠纷56起,召开群众座谈会63次,打击涉农违法行为60余起。在最近的一次社情民意调查中,很多群众都说:“俺这里平安着哩,俺很满意。”

  有的放矢走访群众,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针对110警情报警人、车管驾业务牌证办理人等五类人群,该局组织民警深入群众家中,真正摸清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期盼,促进公安工作不断进步。为确保走访到位,该局建立了三级回访机制。一级回访为全面走访,走访后,立即将走访情况进行汇总,找出不满意的群众,并立即分析处群众不满意原因和解决对策。二级回访为重点回访,对发现的不满意群众,基层单位要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见面回访,并在完成回访后的1个工作日内,将回访情况分别上报县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领导小组。三级回访为督导回访,针对二级回访中仍然不满意的群众,该局政治处、督察大队将制作督办单,督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落实。责任单位要将督办单内容,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制定具体措施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单位指定领导见面回访。对于对民警走访情况县局都将进行抽查、回访。目前,该局民警已走访重点群众7000余户,抽查、回访信息1000余条。“公安机关这是真来办实事、办真事了,俺很满意。”成功解决了十多年邻里纠纷恩怨的李大爷逢人就这样说。

  对于在走访中,群众反映的民警执法办案不公道、服务态度较差、社会治安状况一般等意见建议,县局统一建立台账,分情况甄别后,分发到相对应的基层单位,通过开诚布公的和重点群众交流,“掏心窝子”拉家常,直面问题不隐瞒等活动,摸准群众对公安工作不满意的真正原因,切实化解矛盾。活动开展以来,搜集群众意见或建议20余条,化解群众不满意问题120余条。

  真心帮扶弱势群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宁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口较多,因此,在家的留守儿童、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较多,该局在将辖区内所有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登记清楚的基础上,努力多开展结对帮扶。秋季开学前夕,刑警大队民警来到八仙桥办事处吴家东河村两位帮扶对象家,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和一些救助金,还鼓励孩子自强自立,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拼搏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的未来。民警的关怀使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警察时刻都在他们身边,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目前,该局联系困难家庭40余户,为群众送去慰问金、慰问品3万余元,提供致富信息120余条。

  结合“24小时警灯闪烁”工程,巡逻民警在工作中重点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较多的社区、村庄加强巡逻,并经常进入这些群众家中多提醒、多检查、多关心,确保不发生用电、用火事故,不发生非法侵害案件。派出所民警还经常为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婚姻法》等内容,让她们更全面的了解法律知识。对发生侵害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的案件,组织专门警力及时侦破,严厉打击处理,并对他们的住处和区域进行日常巡逻守护,确保安全。目前,该局已经帮扶留守儿童1200余名,帮扶孤寡老人600余名,开展“留守孩子进警营”活动50余次,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嫌疑人6名,收到表扬信140余封。

责任编辑: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