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公安局: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取得显著实效
鲁网法制频道4月29日讯 近日,济南市公安局召开打击防范非法集资新闻发布会。会上对2014年的工作做了汇报,并且对接下来的任务做了希冀。
一、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取得显著实效
2014年以来,济南市委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犯罪形势,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击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工作,整个行动以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为重点,目标明确、指挥科学、措施务实,为超前防范此类犯罪出现井喷式高发态势,做好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打击准备。
济南市公安局积极响应、坚决贯彻、全警参与,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破案会战”和追逃等专项行动,并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合成打击、基础防范、执法监督和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健全完善十项工作机制,全面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件的发生。目前共查办投资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111起,涉及群众1万余人,涉案金额7亿余元,采取强制措施247人,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工作中,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击与防范并重,密切关注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可能对非法集资犯罪带来的影响,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及时调整防范打击重点。2014年5月以来,连续部署加强对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的摸排打击工作,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数千人次,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发送短信风险提示100余万条,印制风险提示5万余份,在此类公司显著位置张贴。市局和有关分局坚持“打早、打小”对其中有重大嫌疑的主动予以打击,有效防止其坐大成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社会危害。
去年12月,我市连续发生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发案公司多为河南伊川籍人员开办。此类公司犯罪手段是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合法外衣”后,超范围经营,假借为实体企业融资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其吸收的资金实际被转移,并未投向实体企业,严重扰乱济南市场经济,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为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破案会战”。对于投资理财担保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予以打击。对签订虚假合同、虚构投资项目、挥霍集资款或将集资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等情形的,坚决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开展案件侦办工作,从严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强化追逃工作,市公安局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调度,集中开展非法集资追逃专项行动。经侦、刑警部门牵头,充分发挥各警种资源优势,多侦联动,集约追逃。组织各分局和有关警种,成立3个抓捕组,多次赴有关地市开展抓捕行动,目前已抓获逃犯126人。
公安机关把追赃挽损作为评判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成效的首要标准和维护群众利益及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对涉案资金流向、财务资料等证据认真梳理,及时发现追赃线索。全面查清犯罪嫌疑人及其关系人的全部涉案资产,及时查封、冻结和扣押;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嫌疑人或其亲属主动退赃;对于一次性追缴确有难度,采用分期追缴方式。穷尽一切手段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做到案件终结,追赃不止。
二、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主要犯罪特点及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投资需求不断增加,而现实投资渠道十分有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编造各种投资名目,采用现金交款、银行转账和POS机刷卡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大肆实施非法集资活动。非法集资案件具体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社会影响大,关注程度高,由于案件涉及人员众多、资金流向复杂,导致案件取证、追逃、追赃难度巨大,办案周期长。目前在我市尚有几千家投资理财担保类公司注册经营,前期公安机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艰苦工作,使此类公司非法集资得到遏制,但非法集资隐患仍然存在。此类公司有如下犯罪特点及手段:
(一)开业时间集中。在侦的案件中,在2013年12月以后开办的,能占全部案发公司的80%。
(二)重点地域特点突出。发案公司中多数是河南伊川籍人员开办。
(三)以中间代理的名义出现,犯罪手段更具欺骗性。此类公司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是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开展咨询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但在经营中,其宣传自己是代理人或者担保人,吸收的资金投向第三方企业,自己不接触资金,实际其吸收的资金多数被其非法占有,少数流向实体经济。
(四)非法集资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由先前的私下吸收资金转而在繁华地段开设门店,悬挂招牌、发放宣传单、在媒体做广告公然实施非法集资活动。
(五)套取金融机构信用非法集资,对外谎称银行托管。许多公司正规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与银行签订第三方托管协议后偷换概念蒙蔽群众,谎称该账户内的资金由银行托管,骗取群众信任。
(六)利用POS机非法集资,逃避资金监管。此类公司多要求投资群众在其控制的POS机上刷卡来支付投资款,且90%以上使用外地POS机,以此逃避资金监管。
三、提醒广大群众,认清非法集资危害,远离非法集资,主动举报非法集资犯罪线索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彻底认清非法集资的危害,远离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所受损失不受法律保护。同时请广大群众依法有序的表达合理诉求。
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工作,主动检举揭发涉案公司和人员的违法犯罪事实,提供涉案资金流向及藏匿、转移的涉案资产线索,协助公安机关严惩违法犯罪,尽快侦结案件。发现此类公司散发带有定期收益的宣传单、承诺高息、免费赠送物品吸引群众进店投资等情形,请及时举报。
根据《山东省非法集资案件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对于举报未被工商、公安等部门掌握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线索,且经查证属实并依法作出处理后,对举报人予以奖励。举报电话为:
市局经侦支队:85083200
历下分局:85084105
市中分局:86078006
槐荫分局:85085095
天桥分局:85927106
历城分局:85086135
高新分局:88877325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严厉打击公司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对于主动退赃和积极挽回经济损失的犯罪嫌疑人,将依法从轻处理,对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将依法从轻处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严惩犯罪,全力挽损。努力构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综治和街办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工作格局,全力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一、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取得显著实效
2014年以来,济南市委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犯罪形势,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打击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工作,整个行动以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为重点,目标明确、指挥科学、措施务实,为超前防范此类犯罪出现井喷式高发态势,做好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打击准备。
济南市公安局积极响应、坚决贯彻、全警参与,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破案会战”和追逃等专项行动,并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合成打击、基础防范、执法监督和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健全完善十项工作机制,全面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件的发生。目前共查办投资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111起,涉及群众1万余人,涉案金额7亿余元,采取强制措施247人,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工作中,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击与防范并重,密切关注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可能对非法集资犯罪带来的影响,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及时调整防范打击重点。2014年5月以来,连续部署加强对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的摸排打击工作,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数千人次,发放宣传品10万余份,发送短信风险提示100余万条,印制风险提示5万余份,在此类公司显著位置张贴。市局和有关分局坚持“打早、打小”对其中有重大嫌疑的主动予以打击,有效防止其坐大成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社会危害。
去年12月,我市连续发生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发案公司多为河南伊川籍人员开办。此类公司犯罪手段是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合法外衣”后,超范围经营,假借为实体企业融资为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其吸收的资金实际被转移,并未投向实体企业,严重扰乱济南市场经济,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为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破案会战”。对于投资理财担保类公司非法集资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予以打击。对签订虚假合同、虚构投资项目、挥霍集资款或将集资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等情形的,坚决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开展案件侦办工作,从严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强化追逃工作,市公安局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调度,集中开展非法集资追逃专项行动。经侦、刑警部门牵头,充分发挥各警种资源优势,多侦联动,集约追逃。组织各分局和有关警种,成立3个抓捕组,多次赴有关地市开展抓捕行动,目前已抓获逃犯126人。
公安机关把追赃挽损作为评判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成效的首要标准和维护群众利益及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对涉案资金流向、财务资料等证据认真梳理,及时发现追赃线索。全面查清犯罪嫌疑人及其关系人的全部涉案资产,及时查封、冻结和扣押;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嫌疑人或其亲属主动退赃;对于一次性追缴确有难度,采用分期追缴方式。穷尽一切手段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做到案件终结,追赃不止。
二、投资担保理财类公司主要犯罪特点及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投资需求不断增加,而现实投资渠道十分有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编造各种投资名目,采用现金交款、银行转账和POS机刷卡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大肆实施非法集资活动。非法集资案件具体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社会影响大,关注程度高,由于案件涉及人员众多、资金流向复杂,导致案件取证、追逃、追赃难度巨大,办案周期长。目前在我市尚有几千家投资理财担保类公司注册经营,前期公安机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艰苦工作,使此类公司非法集资得到遏制,但非法集资隐患仍然存在。此类公司有如下犯罪特点及手段:
(一)开业时间集中。在侦的案件中,在2013年12月以后开办的,能占全部案发公司的80%。
(二)重点地域特点突出。发案公司中多数是河南伊川籍人员开办。
(三)以中间代理的名义出现,犯罪手段更具欺骗性。此类公司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是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开展咨询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但在经营中,其宣传自己是代理人或者担保人,吸收的资金投向第三方企业,自己不接触资金,实际其吸收的资金多数被其非法占有,少数流向实体经济。
(四)非法集资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由先前的私下吸收资金转而在繁华地段开设门店,悬挂招牌、发放宣传单、在媒体做广告公然实施非法集资活动。
(五)套取金融机构信用非法集资,对外谎称银行托管。许多公司正规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与银行签订第三方托管协议后偷换概念蒙蔽群众,谎称该账户内的资金由银行托管,骗取群众信任。
(六)利用POS机非法集资,逃避资金监管。此类公司多要求投资群众在其控制的POS机上刷卡来支付投资款,且90%以上使用外地POS机,以此逃避资金监管。
三、提醒广大群众,认清非法集资危害,远离非法集资,主动举报非法集资犯罪线索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彻底认清非法集资的危害,远离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所受损失不受法律保护。同时请广大群众依法有序的表达合理诉求。
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工作,主动检举揭发涉案公司和人员的违法犯罪事实,提供涉案资金流向及藏匿、转移的涉案资产线索,协助公安机关严惩违法犯罪,尽快侦结案件。发现此类公司散发带有定期收益的宣传单、承诺高息、免费赠送物品吸引群众进店投资等情形,请及时举报。
根据《山东省非法集资案件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对于举报未被工商、公安等部门掌握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线索,且经查证属实并依法作出处理后,对举报人予以奖励。举报电话为:
市局经侦支队:85083200
历下分局:85084105
市中分局:86078006
槐荫分局:85085095
天桥分局:85927106
历城分局:85086135
高新分局:88877325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严厉打击公司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对于主动退赃和积极挽回经济损失的犯罪嫌疑人,将依法从轻处理,对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将依法从轻处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严惩犯罪,全力挽损。努力构建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综治和街办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工作格局,全力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肖飞
- 济南市公安局:细化正当防卫适用 鼓励倡导见义勇为2018-12-07
- 济南历下完善保险理赔快处快赔机制2018-01-26
- 三项措施净化驻济“医圈”治安秩序20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