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30小时跨省追捕 歹徒难逃法网

2015-03-17 16:4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法制频道3月17日讯 元宵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本是阖家欢庆的团聚时刻,但是对于时刻枕戈待旦的公安民警来说,这样的节日往往不敢奢望--前不久,我便跟随刑警队员体验了一次对于他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的外出抓捕--30个小时,从济南到南京,再从南京返回济南,原来他们的元宵节是这样度过的……
  元宵节兵发南京
  2015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午11点20分,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划破了节日的祥和气氛……
  “哲哥,我们刚得到线索,前期一直在寻找的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嫌疑人在南京出现!我们中队几个民警马上就要乘坐今天中午12点53分的高铁去南京抓捕嫌疑人,不过今天是元宵节,你看……”
  电话那头是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晓洲。数日之前我们便约定刑警大队一中队侦办的这起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大案收网时我们宣传科将随警作战进行跟拍。经常跟随办案单位执行抓捕任务拍摄素材的经验告诉我,李晓洲的顾虑是此次南京之行未必一帆风顺,而今天恰好又是阖家团圆的元宵节,他是怕耽误了我与家人团聚过节。
  “哈哈,洲哥放心,按计划进行,我们就在火车站集合吧!”挂上电话,匆匆吃了口午饭,我便背上摄像包,装上照相机、录像机跟随李晓洲和李兵等人踏上了追捕之旅。
  在路上,我得知此次抓捕的嫌疑人姓杜,男性,43岁,曾多次因为盗窃而被公安机关处理。
  元宵夜彻夜守候
  15点19分,列车顺利到达南京南站。
  刚下火车,李晓洲和其他刑警队员便马不停蹄立即投入工作,直奔嫌疑人可能藏匿的秦淮区。通过走访调查,李晓洲查找到了嫌疑人所住的宾馆,可是来到宾馆后发现,嫌疑人上午便离开宾馆外出了。
  通过仔细查看宾馆监控录像,李晓洲和李兵发现嫌疑人前来住宿时提着一个大箱子,但是上午离开时却并未发现那个大箱子,而且嫌疑人离开宾馆时并未退房,民警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嫌疑人一定还会回来!
  于是,刑警队员便选择僻静的角落开始了漫长的守候。
  夜幕降临,元宵夜的南京城变得热闹起来,大街上人流如织,大红灯笼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但是这一切仿佛与我们并不相干。
  几个人肚子发出的此起彼伏的咕噜声提醒我们:该吃晚饭了!
  宾馆旁边不足10米就是一家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专营鸭血粉丝汤的小餐馆。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为了防止嫌疑人突然返回,我们还是要轮流用餐。
  一碗鸭血粉丝汤,几个小笼蒸包,虽然不及元宵精致诱人,却也吃得美味可口,大概是真的饿了吧!
  守候是漫长而枯燥的。耳畔传来的鞭炮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家人的身边。拨通电话,小声给家人报个平安,道声祝福,寥寥几句,在这个飘着沥沥细雨的异乡寒夜却也显得格外温暖而深情……
  瓮中捉鳖擒窃贼
  不知不觉中,天亮了,刑警队员就这样守候了一夜,疲惫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嫌疑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时针指向了3月6日上午10点42分,猛然发现李晓洲瞪大了眼睛,循着他的视线望去,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进入了宾馆。
  “就是他!”虽未出声,但是李晓洲连续两次点头的细微举动却马上让其他刑警队员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中年男子径直走到了他的房间门口,拿出钥匙,打开房门,进入房间,就在房门即将关闭的刹那,李晓洲和其他刑警队员挤开房门进入房间,将尚未反应过来的嫌疑人牢牢按在床上,紧接着一副锃亮的手铐便戴在了嫌疑人的双手上。
  整个抓捕过程精准而迅速,前后大概不到一分钟,时间之短暂与10余小时的走访、守候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前面10余小时的努力,也许就不会有这一分钟收获……
  民警亮明身份后,几秒钟之前还气势汹汹的中年男子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下了脑袋。经过讯问,中年男子正是杜某,对其在济南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马不停蹄踏归途
  还未来得及多看一眼南京城的厚重历史和繁华新貌,3月6日下午13点58分,我们便押解嫌疑人坐上了返回济南的列车。
  16点51分,列车安全抵达济南西客站。
  还未到出站口,远远地便看到了手持鲜花迎接专案组凯旋的北坦派出所所长王朝阳。
  与同行及接站的战友一一道别后,我的历时30小时的南京“擒贼记”也算告一段落,但是战友们的工作远未结束,他们还要押解嫌疑人返回派出所继续审讯、辨认现场……
责任编辑: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