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苦难历史 凝聚奋进力量
“呜……”12月7日13时30分,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三楼的活动室里回荡着警报声,这不是在进行演练,而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紫金草行动”志愿者何妍妍以防控警报声为起始,向该校四年级(1)班的40名同学讲述86年前发生在这座城市的黑暗往事。
民族之殇,祭之以国。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一系列围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活动陆续开展,以此铭记那段刻入亿万国人心田的沉痛记忆,在传承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传承历史记忆激励前行
“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对86年前的同龄人说句话,你们想说什么?”在宣讲活动中,何妍妍问道。
“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不负和平时代”“我将更加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一声声清脆的童声诉说着珍爱和平的愿望。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平年代,对那段满目疮痍的历史缺少了解。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力学小学老师周丽萍说,将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主题课程送进校园,有助于少年儿童了解历史、正视历史,明白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以此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学会珍惜幸福生活。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市依托已持续了10年的“紫金草行动”,组织多所高校大学生成立志愿者团队走进中小学开展宣讲,缅怀惨遭日军屠戮的遇难同胞,向青少年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唤起孩子们对和平的向往和珍视。截至目前,已在全市33所中小学开展一堂“历史课”、国旗下的宣讲等活动。
12月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艾义英、刘民生作为幸存者代表带领家人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祭奠在那场浩劫中逝去的家人以及遇难同胞。
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位。时间在飞逝,但历史的印记不会变淡,幸存者后人接过了传递历史真相的接力棒,加入历史记忆传承的队伍中。
曹玉莉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曹洪泰、张翠英的女儿,是第二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自记事起,她的父母就时常回忆南京大屠杀期间,父亲的两个叔叔、舅爷等多位亲人被日军杀害,母亲也在日军屠城逃难时被日军刺伤险些丧命的可怕经历,对她的父母来说这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我父母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日本承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他们也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着‘历史见证人’的使命,一直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被屠杀的亲人和同胞,要把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一代代传承下去。”曹玉莉说,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她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真相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以告慰逝去的亲人和30万名遇难同胞。
搜集文物史料探寻真相
12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这批重要文物史料包括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侵华日军《野炮兵第十二联队本部战斗详报》(部分)等。据悉,纪念馆2023年新征集文物史料1103件(套)。
“下关附近有很多‘残死’的中国士兵”“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在我滞留期间就有上百件外国人、中国人来领事馆投诉的情况。日军闯入各国大使馆(部分例外)、民宅、学校,行径野蛮不堪。战场上,尤其是占领首都后的兴奋状态可以理解,但是对内应当予以惩戒。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约有6000名女性避难)发生尤其之多。”这是记载于木村中佐《从军日志》中1937年12月20日至22日的内容。
据介绍,这本《从军日志》记录时间始于1937年8月16日,结束于1937年12月31日。虽然基本没有前线作战的记录,但记录了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开展情报收集及“宣传”等方面的情况。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表示,这本《从军日志》与日军官兵的个人日记不同,是执笔人的职务行为,客观记录了所属部队的主要活动,属于军方文件。“通过研究,我们能够考证出日志记录者木村中佐的身份和履历。尤其是日志中12月20日至22日记录的内容,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本次发布的文物史料中,还有由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的125份美国报纸,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旧金山纪事报》《纽约世界电讯》《圣路易斯邮报》等14种,这些报纸报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对上海和南京等地进攻、日军暴行,以及中国抗战等内容。
1937年12月14日发行的《芝加哥每日论坛》中,刊载了一篇有关两名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杀人竞赛的报道:“根据《东京日日新闻》今天的报道,两名日本中尉比赛看谁能先杀死100名中国士兵,结果都杀了超过100人,双方打平杀了106人,他们又同意重新比赛杀到150人为止,12月6日是89比78,12月1日是56比26。”
1937年12月6日发行的《纽约时报》也有类似的报道:“来自上海前线的一份电报详细介绍了两名日本少尉之间的一场比赛,看谁先杀死100名中国人。26岁的野田毅和25岁的向井敏明,把赌注押在了这项成就上,并一直在努力赢得赌注。”
这些报纸中还有1937年12月18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以《记者描述了南京的混乱》为题,转发了美国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的报道:“‘如同在地狱里的4天’是对南京被包围和被占领最恰当的描述。我刚刚登上‘瓦胡’号炮舰,我是自从日军进攻南京以来第一批离开首都的外国人,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看到的最后一幕是300名中国人在江堤前被无情地处决,那里的尸体已经堆积没膝。这是过去几天南京疯狂景象的典型写照。”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说,这些报纸报道了日军侵华期间美国各媒体关于日军在南京等地暴行,以及西方世界的反应,尤其是首次见到西方媒体对“百人斩”杀人竞赛进行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法治支撑铭记民族之殇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保持丛葬地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12月5日10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中山陵洼子村),一场关于《条例》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
这场活动的宣讲人是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博炜,也是《条例》专家建议稿起草人之一。2018年12月13日,《条例》正式实施,在之后的5年间,《条例》宣传普及活动从未中断。
杨博炜告诉记者,这次主要是向公众介绍丛葬地和进行悼念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宣讲,让公众更深入了解《条例》实施的意义、对普通市民的行为有哪些具体要求、如果违法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此外通过讲述《条例》的制定经过和一些相应案例,让公众更深刻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次宣讲活动十分有意义,让我更加了解国家公祭日,更明白要心怀敬畏之心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参加宣讲活动的南京市民李欣雨告诉记者。
《条例》对做好公祭活动保障和公祭设施的日常管理、划定政府职责和公众义务、关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精日”行为划定“法律红线”、构建全面完整的国家公祭宣传教育体系等方面,都有相关规定。
“《条例》实施后,相关场所管理更规范,法律责任也更明确,相关悼念活动也更规范,执法机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也有法可依。”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刘伟告诉记者,《条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拓展宣传覆盖面,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常态化宣讲,进一步扩大知晓率。
每年12月13日10:01分警报声响起时,鸣笛致哀、就地默哀一分钟,已成为南京这座城中每个人的身体记忆;结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南京市600多所中小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铭记历史,肩负起“强国有我”之责;曾经杂草丛生的丛葬地在规范化的管理下变得干净整洁,悼念活动更加庄严肃穆……在法律的支撑下,国家公祭活动更具“仪式感”,让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更深入人心,更广为人知,成为激励人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