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昌瑞:反诈“侠客行”
2012年7月,邸昌瑞考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干就是4年。去年10月,兰州市公安局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邸昌瑞被调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从小就想当刑警的邸昌瑞踌躇满志,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到刑侦一线侦查破案,他准备大干一番。
万事开头难
以前在特警队,训练、巡逻,一切工作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到了刑警队,全新的海量工作扑面而来,边学边干,还要善于动脑筋琢磨,对邸昌瑞是全方位的考验。
就拿刚开始在接警席的工作来说。邸昌瑞感觉,自己一个多月接打的电话,比过去20多年的都要多。在接警席工作,每隔一天就要值一个24小时的班,因为有些受害人往往到了半夜才会醒悟到自己被骗了,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所以,邸昌瑞和战友们要通宵坚守在岗位上。
也不能说这份工作只有苦和累。有一次,有名受害人被冒充熟人的骗子差点儿骗去5万元,是邸昌瑞接到报警后迅速进行冻结止付,才为受害人挽回了损失。受害人电话里诚恳的感谢,第一次让他有种鼻子发酸的感觉,身为人民卫士的自豪感爆棚。
风风火火的一个月过去了。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领导觉得邸昌瑞工作认真负责,经验也积累了些,可以放到新的岗位上再历练一下了。于是,他开始在情报研判室工作了。
虽说如今整合情报信息工作比以前更加便捷了,却不意味着情报研判就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其实,从银行、电信网络运营商那里调取到信息,邸昌瑞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逐条对比银行账单上的转账信息,这里面有成百上千笔转账信息,需要找出受害人的那几条,还真不是件轻松的事;逐个账单筛查转账账号、时间,确定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最后,还要做一幅一目了然的图表,为侦破案件提供有效支持。日复一日地做这项繁琐的工作,邸昌瑞多年引以为傲的好视力渐渐变差了,却也锻炼出了他非凡的缜密和耐心。
预警!预警!
如果有人问:“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过程中哪个环节最重要?”
邸昌瑞一定会说,预警!
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研发了一套监测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的软件系统,每天至少能监测到30到40个受到骚扰的群众电话号码。这些电话记录,不论通话时间长短,情报研判室的民警们都要逐一打过去进行预警,提醒群众不要上当受骗。
这是比较有难度的一项工作。骗子冒充的本来就是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打预警电话的民警再三说自己是警察,当事人很难判断孰真孰假,甚至以假作真、以真作假。
不肯配合的群众中幽默调侃的时常有之,甚至有很多人态度生硬,连听完民警讲话的耐心都没有,直接就挂断电话。
一来二去,邸昌瑞和研判室的同事们就想:这终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工作,做不好必然会有老百姓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想个办法。
凡事都怕琢磨,邸昌瑞他们还真就研究出了一套有效的好办法:打预警电话时,先不自报家门,直接说“您在×时×分接到一个电话,通话时长×秒,对吗?”以警方掌握的信息吸引住对方,随后再进一步提醒——“我们是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工作人员,骗子可能也在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但请您不要相信!最重要的是,不要进行任何转账汇款行为,以免遭受损失。”
这一办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自此以后,当事群众对民警打来的预警电话不再抵触,民警打预警电话畅通无阻,老百姓受骗风险也就大幅下降了。
仿佛化身诗中的“侠客”
就在前不久,邸昌瑞从预警系统中发现一条通话记录——受害人与骗子通话时长超过2000秒,次数更是达到3次,这让他意识到受害人可能已经听信了骗子的“鬼话”。他当机立断联系受害人,却发现对方已经关机,这可把他急坏了。因为凭以往的经验,受害人很可能准备按照骗子的要求行事,即将遭受经济损失。
情况紧急,必须与时间赛跑!邸昌瑞立即调出这部手机的机主信息,发现对方姓王,是一位女士。通过王女士的身份信息,查到她拥有的一辆机动车的车号,但是注册信息上却没有留联系电话。他急中生智,想到通过交警查这辆车处理违法留的电话,果不其然查到了一个电话号码。
仿佛上天一定要给这件事情增添一些曲折。王女士的车经常由她哥哥驾驶,故而这个电话号码打过去,是王女士哥哥的朋友帮忙处理违法时留下的。
紧锣密鼓地,邸昌瑞联系王女士的哥哥,向他陈述事情的紧急性和严重性。在王女士哥哥的配合下,虽然王女士的手机依然关机,却顺利联系到了一位恰好知道她去向的同事。最终,王女士在银行即将给骗子转账的前一刻,被成功制止。
在确定王女士没有受骗打款那一刻,邸昌瑞感觉如释重负,熬夜的疲劳瞬间淡去,颈椎的僵直酸痛也舒缓了。他俯瞰自己发誓要守护的城市,那一刻,那感觉,仿佛自己化身作了李白诗中的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