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院加强执行服务中心建设 抓好服务细节 打通执行堵点

2023-11-27 10:32:46 来源:法治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执行法官在外跑,群众上门人难找。”案件执行中,群众常常因联系不上执行法官、反映不了执行线索、了解不到执行进度而对法院工作产生不满,进而影响执行质效。但在福建省,这些执行难题都有了新解法。

  针对执行工作的特殊性,福建法院在全省加快布局执行服务中心建设,对外服务于群众,对内服务于执行一线,有效破解执行案件中存在的进程不告知、行为不规范、诉求反馈不及时、权利难兑现等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抓好一个个服务细节来打通执行堵点,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件件有回应。

  今年1月至9月,福建全省法院新收执行案件同比减少5.58%,全省89.02%的基层法院实现减量目标。在执源减量的同时,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共执结各类案件22.2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52.26亿元,比增14.49%,执行完毕率、未结率、结案平均用时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服务升级实现高效执行

  今年9月15日,福州某公司的代理律师张先生来到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想了解案件执行进展,并提供相应线索材料。

  “我下午就得赶动车回福州,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经办人,怕白跑一趟。”一路上,张先生心里都在犯嘀咕。

  来到芗城法院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将他引导到相应窗口。

  “执行法官目前正外出办案,不过您放心,我们会将您的诉求统一受理和录入,让法官第一时间看到并处理,您还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小程序查看诉求状态并进行评价。”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答复张先生。

  心中忐忑的张先生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按照专人引导一步一步顺利解决问题,当天便踏上了返程旅途。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公里’走得并不顺畅。”已经从事执行工作12年的芗城法院执行局局长卞国平深有感触,“执行法官查人找物,连续几天出外勤是家常便饭,当事人事事都要来找,他们也是负重而行。”

  为打通这一执行堵点,今年3月,芗城法院成立执行服务中心,设置执行立案、涉企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案件查询、执行悬赏、执行监督等服务窗口,引导当事人将不确定的兑现诉求转化为多个高效办理的执行诉求事项。

  “集约化工作水平的提高,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查人找物,切实保障当事人权益。”芗城法院执行服务中心负责人蔡淞说。中心成立半年来,共接待群众6000人次,执行完毕率同比上升2.3%,结案率同比上升5.7%,发放案款1亿余元。

  今年以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强治理、优服务、重监督、提质效”总体工作思路,通过升级打造“厅网线”全面畅通的执行服务中心,按下执行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快进键”。

  “在改造升级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中,我们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通过出台意见、制定规范,既标明‘规定动作’,又允许各地创新‘自选动作’,让当事人对执行服务有更优质体验感、更持久获得感。”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截至目前,福建省94家中基层法院均已完成执行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享受优质执行服务。

  数据“跑腿”满足多元需求

  仙游县某电子商务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贸易,作为公司负责人的卢先生经常要为催讨货款而烦心。

  今年8月31日,因合作对象在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该电子商务公司向仙游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时,卢先生向执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反映,这笔货款足有400多万元,公司急需它来缓解周转压力,但自己有急事要出差,担心会因此影响执行进度。

  为了打消卢先生的顾虑,工作人员悉心引导他通过仙游法院微信公众号进入执行诉求管理系统,自主提交了相关执行诉求并进行催办操作。

  立案后,仙游县人民法院迅速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除了农民工专用账户,无可供执行财产。9月4日,人在外地的卢先生又通过执行诉求管理系统向法院提交了一个线索:被执行人的某个银行账户即将收到一笔工程款。

  收到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核实,对该账户采取控制措施,并于9月22日将货款及利息汇入申请人的银行账户,案件顺利执结。

  “我们将执行服务中心与‘智慧法院’建设相融合,创新推出‘执行诉求管理系统’,通过集约办理、智能分析群众诉求,为执行法官提供数据监控、分析、预警、分流等功能,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的执行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元执行需求。”仙游法院院长董金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据统计,仙游法院执行诉求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共受理各类执行诉求4196件,办结3643件,期限内办结率达86.83%,执行满意率达99.91%。

  今年8月,福建高院印发《福建法院执行诉求运行管理规范(试行)》,从诉求受理、诉求办理、诉求反馈、监督管理等方面打造“省级标准”,让执行诉求系统的创新从“一地解”到全省“一张网”。

  “运用执行诉求管理系统,全省法院进一步健全完善涉执信访风险预防机制,科学筛选风险预警案件,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化解,有效减少初访案件出现重访情况。”省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说。

  关口前移推动执源减量

  近日,晋江市人民法院在短短数天就成功执行到位一起因逾期交房引发的涉80余名业主的系列执行案。

  “整个执行过程不到一个月,我从厦门到晋江只跑了两趟,一次是立案,一次是领取执行款项并办理结案。”代理此案的厦门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莉花告诉记者。

  案件的高效办结,归功于晋江法院依托执行服务中心下设的“执源治理工作室”。

  “我们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执前审查研判功能,对已收到的案件启动执前监督程序,并引导其他业主尽快申请强制执行,将80余起执行案件归集办理,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执行效率。”晋江法院执行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清洁告诉记者。

  而在执行服务中心成立前,张莉花也代理过一起涉30余名业主的系列执行案,“30多个案件分给4位法官处理,我光法院就跑了5趟,前后花了近两个月时间”。

  记者在福建采访时了解到,多地法院推动执行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将执源治理工作室、执行和解工作室设置在执行服务中心内,与中心立案窗口密切衔接。执行人员、调解员入驻其中参与执前监督和信访化解,有效推进执源减量。

  “这种‘坐堂问诊’的方式能够及时解析当事人执行诉求,实现群众来访‘有疑必答’‘有诉必应’,提升群众获得感。”省高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法院还将依托执行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构建诉求集中受理、集约高效办理、快速响应处置、及时反馈公开、服务指挥协同、执行解纷治理一体运行的执行服务新格局,努力打造执行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福建样本’。”

责任编辑:魏涵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