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案中,感受灵魂的温度

2018-05-25 08:09:00 来源:检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身穿笔挺的检察制服,检徽在胸前熠熠生辉,庄严地在公诉席上指控犯罪,与被告人斗智斗勇,与辩护人唇枪舌剑,便是我心中对这份神圣职业最初的向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与此相反,法律恰恰是燃起我激情的源泉。”

  ——杨婷婷

  工程师“慈母”弑幼女背后

  初到公诉部门时,我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办案中,第一次查阅卷宗对证据材料的抽丝剥茧,第一次面对面审讯嫌疑人的察微析疑,第一次聆听被害人控诉的感同身受,第一次出席庄严法庭审理的义正词严……面对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刑事案件,总有一种未知的新鲜感挑动着我的工作激情。

  办案伊始,我接手的是一起母亲弑女案。患有抑郁症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其居住的出租房内,趁其5岁女儿熟睡之际,用枕头捂住女儿致其窒息死亡,后刘某自杀,未果。当晚,其丈夫回家发现异常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警,当急救医生赶到时,小女孩已无生命迹象。

  出乎我意料的是,刘某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是某科技公司负责硬件工程的设计研发人员,而其弑女的原因是出于“母爱”:自认为不能给女儿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她经常自责、内疚、想自杀,但又担心自己死后女儿会在人间受苦,于是把杀害女儿的行为看成是最大的仁慈和爱护。

  在同事、邻居、丈夫眼里,刘某是个好母亲,疼爱女儿,平时几乎没有打骂现象发生,但就是这样一位“慈母”,亲手结束了亲生女儿稚嫩的生命。

  当听着刘某诉说着“女儿挣扎时还喊着妈妈……”,我倒吸一口气,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压抑而泪眼蒙眬。“妈妈”这个词,只轻轻叫一声,就能触动心弦。世间的爱有千万种,唯有母爱最无私,“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在我当了母亲后,更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后经深圳市康宁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刘某在案发期间正处于抑郁发作时期,其杀害女儿的行为完全受严重抑郁症状的影响,辨认能力完全丧失,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据此,刘某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尽管“其悲可悯,其情可宥”,刘某案还是依照相关规定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这是福田区检察院至今办理的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强制医疗案件。

  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是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初的成就感。但随着办案的深入,我认为更难能可贵的是保持论事时的无情与看人时的悲悯共存,始终充满对人性的善待与理解,最终唤醒误入歧途的人重新找到自我。

  司法裁判的目的不仅在于让违法者受到惩戒、付出代价,而且要真正做到定分止争,同时倡导人性向善。

  坦陈犯罪事实后,他向我鞠躬道谢

  剑锋利而威猛,琴优雅而多情。有剑而无琴,剑只是一件杀人的武器;有琴而无剑,琴便成为一种无奈的感叹。在一起盗窃案件的办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有四次犯罪前科的嫌疑人。前科累犯很常见,但是这个案件最让我关注的是嫌疑人的生活经历:从20岁开始坐牢直至58岁,中间只有四五年是过正常人生活的自由身,其余时间都在监狱里度过。再看看其前科罪行,第一次是1983年“严打”特殊时期因嫖娼行为被判了17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再次因为流氓罪行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

  提审之前我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如此特殊经历的他,要么已被长期的羁押生活驯化得迟眉钝眼,要么有着强烈的反社会心理。

  提审那天,我仔细端详了他,坐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个面露凶相的惯犯,而是有着光洁白皙的脸庞,对答如流,思维清晰,甚至让我感觉有些谦恭有礼的样子。我不直奔主题,而是像一个前往探视的朋友一样,问问他冷不冷,吃得饱不饱,出于好奇,也同时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聊完这些,他告诉我,在公安机关他一直都是不认罪的,但是今天愿意向我坦陈他的犯罪事实,临走还不断地向我鞠躬道谢。

  后来我收到了他的一封来信,信里有这样的句子:“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我内心深处还有人之初那份善良和良知,我没有想到,漫长痛苦的改造生活没有改变我,可是杨检察官朴实的语言,让我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和今后的日子”……读着这封来信,我感慨万千,除了心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还有对我们平时办案方式的反思。

  我们痛恨罪恶,我相信人性本善,即使是犯罪的人,在心底深处都有着善良的一方净土。在办案过程中,如果能在规则之内体现人性温暖,我想,这便是刑法最理想的状态。

  拒收2万元司法救助金

  最近看到一个词,叫作“灵魂的温度”。

  有的灵魂是冷的,他们总带着功利主义与人相处。

  有的灵魂是温的,他们会带着友善跟你交流,但可能不会让你走近他们。

  有的灵魂是热的,他们即使在受伤时也不会把心门关闭,而是慢慢尝试着原谅;他们即使在自己受难时,也愿意把援助之手给予他人;他们即使身在沟壑,也从来没有忘记仰望星空。

  每每碰触到炽热的灵魂或者平凡生活中的人性光辉,总能让我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共鸣,这种光辉不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它可以是普通人单纯的善良之举。倍感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办案过程中也经常能触碰到这种炽热的灵魂。

  在我办理的另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两夫妻和被害人都是来深圳务工的社会底层人员,双方都是摆摊卖小吃的小摊贩,因为抢占生意地盘而发生肢体冲突,结果是嫌疑人两夫妻将被害人一方打成轻伤。这本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刑事案件,而代理律师提交的一份辩护意见让我发现了这个家庭的特殊背景,其中的不幸深深触动了我。两夫妻年岁较大,没有生育过小孩,唯一的女儿是两人捡来的弃婴,虽然节衣缩食,但还是含辛茹苦地将女儿拉扯长大,供其读书,后来女儿结婚成家,不幸再次降临,外孙患有脑瘫,而女婿又出轨家暴,女儿离婚后一人租住在二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如今两夫妻同时被羁押,女儿独自抚养脑瘫的外孙,一边工作一边给孩子治病,为了得到被害人一方的谅解,经多方筹借,赔偿了被害人8万元。

  当时年关将近,我想,再坚强的女子面对生活如此接二连三的打击,承受能力应该已经接近临界点,顿生恻隐之心。在确认两嫌疑人认罪认罚、被害人表示谅解的前提下,我将案件提交检委会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检察长听完汇报后,提出同意对本案的两名嫌疑人提供司法救助。

  我满心欢喜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两嫌疑人及其女儿。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虽然不能给他们提供长期的经济保障,但起码可以解燃眉之急。令我意外的是,第一时间他们拒绝司法救助!然而,我仍然锲而不舍,再三建议他们重新考虑,最后一家人亲自给我递交了一封感谢信,信里除了表示感谢,同时还决定放弃检察院给予的司法救助,他们希望把获得物质帮助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并表示今后一家人都将会怀着感恩的心态生活,用善良回馈社会。

  忽然想起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因为一次偷窃而开始了长达19年的苦役生活。当他想着要改过时,人们却歧视排斥他,让他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甚至当一位好心人告诉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长凳上时,他冷漠地回答:“我在监狱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现在睡这里有什么区别呢?”

  曾几何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社会已产生了信任危机,爱心已变成了一种奢望,善良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在办案过程中捕捉到的人心本善和人性光辉让我有理由重新去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

  心若存善,何来阴霾挥之不散?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