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游泳消暑 你知道游泳池干净吗?
承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场所一科科长刘淑莉告诉记者,浸脚池的标准是长度不低于2米,水深不低于20厘米。脚池中含有余氯的水对脚癣等皮肤病具有一定作用。
8月4日下午,室内某游泳馆。
该泳池浸脚消毒池就设在泳池门口,属于游泳者的必经之路。但记者多次观察发现,由于浸脚池存在水温低、药味大并且浑浊的现象,部分泳客通过时都显得很不情愿,或“单脚入池后,一步迈过池子”或“踩着池边的台阶快步绕开”,这使得浸脚池的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孩子,蹦跳着就过去了。
游泳作为一种健身瘦体的运动为人们所钟爱。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办张游泳卡下水畅游无疑成为了市民消暑纳凉的好选择。尤其目前正值暑假,不少学生纷纷参加游泳培训班,大人小孩争相加入“游泳大军”,使得市区各泳池人气火爆。
然而,当人们在泳池中打闹嬉戏、尽情享受游泳带来的惬意时,游泳池的卫生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承德市7家游泳池的水质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在游泳池游泳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有病没病凭工作人员“目测”
按照规定,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各类传染性疾病患者,禁止入池游泳。
由于大部分市民都是选择在夏季游泳,有的游泳馆只营业3个月左右的时间,刘淑莉科长告诉记者,受利益驱使,大部分游泳馆是买了票就能进去。记者在游泳馆内曾“目测”到一肥胖男子,后背全是红色疙瘩,不知是否属于不该进入的人群。
由于缺乏法律依据以及实际操作复杂等原因,目前,全市各大游泳馆并未要求市民在进入游泳池前必须提供健康证明,只是在售票口等显眼位置张贴“游泳须知”,告知游泳者哪些情况不能游泳。
记者看到,市区多家游泳馆都在大门外和售票口张贴了“游泳须知”,有的游泳馆在泳池内也重复张贴“游泳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反复告诫“凡患有心脏病、严重高血压、低血糖、皮肤病、结核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癫痫病等不宜游泳者及孕妇、酗酒者禁止入池游泳。”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漏网之鱼”处处皆是。
“我有个朋友有皮肤病,到游泳池游泳,从来没人管。”张女士说起来充满了无奈,“首先希望大家都自觉一点,保持池水的卫生,卫生部门也要多来查一查,加大对泳池的卫生监督,我们才能游着放心。”
一位游泳馆负责人表示,平时售票人员会通过目测泳客外表是否健康、说话举止是否正常来防范带病者入池下水,但“除了具有皮肤病、孕妇、酗酒者以及一般传染病能看出来外,其他看不出来的就只能靠游泳者自觉了。”
要求管理人员专业化。各游泳场馆均须配有专(兼)职卫生管理员,管理员须经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上岗,并能规范开展日常自身卫生管理和水质自检等工作;要求水质消毒和循环自动化,并将水质循环净化和自动补水设施作为许可和量化评分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求各单位按规定必须配备直读式余氯比色计、PH和水温的正规的水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等;台账记录统一化。各游泳场馆要制作统一的记录台账,主要包括公共卫生用品索证及循环净化、消毒、补水、水质自检、更衣柜消毒、公共用具更换消毒等内容,要求各单位按规定在泳池开放期间做好记录并公示广大游泳爱好者。
安全警示
淋浴、消毒靠“自觉”
走访中,记者发现市区游泳池浸脚消毒池的利用率较低,绝大多数泳客在游泳前也都不会淋浴消毒。各大游泳池负责人对此表示,除了友情提示外,没有权力强制泳客严格执行。
按卫生部门的规定,游泳者进入泳池前,须先通过强制性淋浴装置和浸脚消毒池,这是为了清洗身体和脚部消毒,避免游泳池水质被污染,但记者在调查的游泳场馆看到,虽然各游泳场馆都设有淋浴场所和浸脚消毒池,但大多数泳客进入游泳池前都没有自觉淋浴、通过浸脚消毒池。
刘淑莉科长介绍说,强制淋浴旧标准没有硬性指标,新标准要求必须安装使用,虽然都安装有淋浴设施,但游泳者并没有养成泳前淋浴习惯。淋浴可以洗掉汗渍、油污,也使皮肤有个瞬间适应过程。保证市民进入游泳池不影响泳池水质,对池水是个保护,但是在调查中,几乎很少有泳池做到强制淋浴,一些游泳馆走过场,一些则干脆“放弃”。在承德市泳池,记者并未发现强制淋浴措施,很多家长直接带着孩子进入池内。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承德市另外几家游泳馆,发现下水前不冲洗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一家游泳馆内,“泳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常看到个别泳客换好泳衣后不冲水,满身是汗地跳进泳池。在一个游泳池边记者看到,少数泳客游泳呛到水后,还直接把嘴里的水吐回游泳池里,更有甚者直接在泳池里漱口、擤鼻涕、搓污垢,实在是很不卫生。
承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发布游泳场所卫生安全警示,提醒市民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卫生信息和水质自检结果公示齐全的、卫生信誉度等级较高的游泳场馆。游泳场馆要通过卫生信息公示栏向消费者公示等级,等级越高表示卫生状况越好,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合格。
其次,游泳前查看水质是否清澈,水中有无漂浮物等。如果闻到呛人“漂白粉”气味,最好别下水游泳。
再次,要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德。游泳前要淋浴全身,并从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不在游泳区域洗浴、吐痰、便溺。患有禁泳疾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肝炎、皮肤癣疹、中耳炎等)和其他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时,要自觉不去游泳。
声音
市民:管理者与泳客都需自律
去游泳池游泳究竟需不需要健康证?对市区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管理有何建议?不同的市民有不同的看法。
王女士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她表示,需不需要健康证并不重要,关键要靠大家的自觉和自律。“说实在的,我在游泳池游了20多年,从来没有得过什么传染病,对游泳池也很放心,这种公共场所最重要的是靠大家自觉。”王女士说。
“管理者自律很重要,游泳池应该每天消毒换水,保证传染病不轻易传播,更好的办法是大家都凭健康证游泳。”市民李先生认为,检查健康证很有必要,虽然每年都需要健康检查1次,显得比较麻烦,但最起码能保证公共卫生安全,也让自己更加放心去游泳。
链接
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大夫提醒市民,“三伏天”气温日益攀升,随着游泳消暑的人越来越多,中耳炎、结膜炎、皮肤过敏等患儿猛增,游泳时应注意保护身体。
保护耳朵:游泳前,可在外耳道塞上耳塞,或滴酚甘油滴耳液等进行保护。游泳后及时清除外耳道积水,可用棉球擦拭,尽量不用棉签,因为易刺伤耳鼓。
保护眼睛:游泳前一定要摘去隐形眼镜,游泳后可以滴一些消炎类眼药水,如氯霉素、氧氟沙星等。
保护体力:不要马上洗澡,游泳之后应休整数分钟后再洗浴;应休息半小时后再进食;不要吸烟,运动后吸烟更易受到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的伤害,还会影响机体运动后体力恢复,让人感到更加疲劳。
管理
强化游泳场馆卫生监管 让市民能放心游泳
为加强游泳场馆的卫生管理,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让广大游泳爱好者有一个安全、放心的游泳环境,承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针对承德市历年游泳场馆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了三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