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色情信息打“擦边球” “牛皮癣”如何根治?
搜索引擎尺度大,淫秽色情信息“一搜即得”;微博微信不严查,大量账号发布裸露挑逗图片视频;论坛博客“带色营销”,以涉黑涉黄内容吸引关注……专打“擦边球”的色情信息泛滥,成为亟待治理的网络“牛皮癣”。
不良信息举报八成以上涉及淫秽色情网站
近日,打黄扫非的“清网”行动正迅速推进,但仍有不少网站顶风作案。继快播、新浪被查之后,百度贴吧、网易博客等52家网站同样因涉黑涉黄被查。国家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数据显示,每天收到的3000多条举报信息中,85%以上涉及淫秽色情网站。
暴露照片“一搜即得”。记者在百度图片中搜索涉黄关键词发现,该网站按照相关要求对内容进行了过滤。但把关键词换成“美女”“擦边球”等却发现,裸露图片充斥其中,尺度之大令人咋舌。
这类“大尺度”的照片在微博上被大量传播。在某著名微博平台,隐去脸部特征、简单遮挡敏感部位的涉黄图片随处可见,且大都配有或明或暗的挑逗性文字。
不少视频网站缓冲页面中,网游弹窗也充满了色情内容。出格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暴露的衣着,配上“阴阳双修”、“男女合体”等暧昧字眼,对青少年有很强的诱惑性。
这些微博账号和网页背后还有大批定期转播推广的“推手”。推手和发布者互相合作,让“擦边球”越滚越大。
经过传播,有的色情信息除了赚取点击量,还会发展成为色情交易。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色情微博都会标注微信账号,网友添加这些微信账号后,通过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交易办理“会员”,就能收到推送的淫秽色情图片和视频。
“擦边球”满天飞,要挡住却不易。记者对调查中涉及的账号进行了举报,但一个月下来这些账号依然不停更新。吉林省长春市学生家长周女士就表示,她曾经多次看到孩子浏览这类“擦边”信息,仔细一查全都出自正规网站,“难道管一管就这么难?”
“不描述性行为就不算淫秽,这类色情信息都是擦着这条边在走。”一名不愿具名的法律专家认为,色情“擦边球”往往把底线当作上限,其危害性不亚于被认定的淫秽内容。
关卡重重缘何漏掉网络色情“擦边球”?
一般而言,网络信息传播要经过发布者自审、网络平台审查、行政机关监察等多道关卡。然而,色情“擦边球”大行其道,表明这些关卡存在漏洞。
发布者为获利刻意大打“擦边球”。西南某县级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络色情信息的发布者越来越“狡猾”,“关键部位一挡,就说自己没有违反规定,公然以此牟利。”
作为第二道关口的部分网站平台,却有意无意地为这些“擦边球”开“后门”。曾在某知名门户网站工作多年的陈严告诉记者,部分网站对“大尺度”信息发布在什么频道、曝光时间多长都有详细计划。近期,部分知名网站陆续因涉黄被查,多是疏于自律的结果。
为何部分网站要对色情“擦边球”网开一面?曾任某知名网站编辑的王扬说,每当有大尺度的照片被发布,特定页面和频道的点击量就会迅速提升。“点击量是网站的命根子。”陈严说,网站内部也会有竞争排名,传播者由于利益捆绑,自审不严也不足为奇。
自审他审都失守后,行政机关的检查理应积极补位,但是网络、文化、公安等部门的执法者却发现,他们在查处网络色情信息时遭遇了“尺度”尴尬。
国家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经常接到网友举报的色情“擦边”信息。尽管有些画面看起来很“黄”,只能算色情信息,无法诉诸刑罚,甚至按治安案件处理也很难。
“查一次罚几百,色情信息传播者违法成本太低。”江苏南京一名文化执法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该部门的处罚手段有限,一事一议、简单取证、小单罚款已经难以有效威慑,需要多部门联手深入追查源头,依法打击背后的贩黄利益链。
公安部门也有需要突破的“瓶颈”。根据相关规定,淫秽物品需由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进行鉴定,但国家对“鉴黄师”并没有明确认证。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缺少统一标准,公安机关自行认证的“鉴黄师”资质存疑,色情信息的鉴定渠道仍然不畅。
监管有的放矢 净网还需更多连接
不少专家认为,网络色情“擦边球”之所以能屡屡得手,症结还在各个环节的认定标准和尺度不统一,难点是缺乏明确的权责和有效的管理。“擦边球”玩的是“暧昧”,踩的是底线,如果尺度能够收紧,只要擦边就会出界。
“什么是色情,难在界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认为,加强理论研究,给淫秽、色情等违法内容确定具体可操作的边界是现实需求。
明确尺度才能让“擦边球”犯规出局。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张育新等表示,针对微博等社交媒体传播的涉黄、淫秽信息应给予有效判定。对这些“擦边球”应尽早建立内容分级体系,设立相应浏览权限和标准,引入未成年人控制机制,通过法律法规约束让网络监管行为有的放矢。
此外,从网络平台到行政部门,真正“净网”还需更多衔接。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强就认为,当前网络扫黄多部门之间仍未能形成合力。从网站设立浏览白名单,到执法部门突破取证难,要让色情信息整治环环相扣,仍需更多制度设计。
管理放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球就擦过去了;管理严格,对简单的线索都不放过,“擦边球”就得收敛。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田毅鹏等认为,这类色情“擦边球”更容易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网路平台和行政部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还应发动网民共同建立绿色移动互联网传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