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民生痛点要听得见声音拿得出成效

2023-07-31 16:07:07 来源:工人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直播问政在解决个案之外,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强化一种积极主动服务百姓的理念,尤其是在基层治理中,官员要走进现场、走近百姓,直面且切实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此基础上,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从机制制度层面谋篇布局,推进民生服务的不断完善,打通解决问题的制度性通道。

  上万人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为何刚开一周就关了?夜经济活跃区的公厕开放时间能否延长?为何公交设站难、天桥加梯慢?据7月25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日,上海几家新闻单位共同推出《2023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邀请全市各区区长走进电台直播间,现场接听市民电话,推进热点问题的解决。

  近年来,类似“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在不少地方相继出现,还有些媒体推出“领导留言板”,有些地方开设“马上就办窗口”等,它们都成为百姓反映、求解现实难题的便捷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类似“面对面”的问政方式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方式见效快,地区或部门“一把手”直接协调,诸多问题以简易程序推进;多部门行政资源整合,打通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它们的共同路径大体是,听取民意、现场调研、拿出方案、统筹推进。其中,“听得见声音、看得见态度、拿得出成效”可谓是“面对面”问政的“灵魂”所在。

  比如,在北京、浙江等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模式,体现了到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建立起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让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加具象、更有可操作性,也在一桩桩小事的解决中汇聚起百姓口碑和地方政务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走上形式主义老路,甚至患上“慢性病”,表态很起劲、行动慢吞吞甚至石沉大海,消解了设置相关栏目和工作机制的初心,降低了百姓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信任。

  直播问政、“面对面”问政是民意互动,更是一种群众工作的方式。在“市长热线”等民意反映渠道日趋多元的今天,直播问政依然受到百姓的欢迎,说明部分百姓确实遇到了正常通道迟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说,正是因为百姓日常反映民意的渠道不多、不畅,“能直接见到领导”的直播问政才会受到欢迎。而一些官员能大大方方走进直播间并着力推进百姓问题的解决,且赢得了点赞,说明这种方式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百姓的现实难题。进而言之,它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灵活的工作模式,填补某些地方个别政策或机制的空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直播问政在解决个案之外,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强化一种积极主动服务百姓的理念,尤其是在基层治理中,官员要走进现场、走近百姓,直面且切实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此基础上,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从机制制度层面谋篇布局,推进民生服务的不断完善,打通解决问题的制度性通道,不必事事都靠“一把手”倒逼才能解决,这或许才是城市精细化治理应有的样子。

  百姓烦心的事,不见得都是大事,但多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直播问政近距离回应群众诉求,直面管理短板,现场调研解决方案,是“听得见声音、看得见态度、拿得出成效”的有效方式。即使有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至少,要有诚恳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决心,相信百姓是能够看见和体谅的。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切实服务百姓,提升治理水平,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都是“进行时”。

责任编辑:魏涵雅
新闻关键词:服务百姓解决直播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