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警官”游昌华:创新“三合一”联防警务织密社区平安网

2023-11-03 10:36:27 来源:法治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浙江省龙泉市南大洋社区,有这样一位社区民警,辖区群众总是热情地称呼他为"木头警官",他叫游昌华。10月26日一早,他像往常一样深入辖区走街串巷,开展安防宣传、排查纠纷隐患。

南大洋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一面邻水,外来务工人员集中,青瓷宝剑企业聚集,社会治安情况复杂。近年来,游昌华默默耕耘、汇聚群众力量,撬动"社区治理"大难题,实现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智治赋能 盘活警力资源

作为丽水市公安局首批"示范警务室"之一的南大洋警务室,所辖面积0.9平方千米,现有常住人口4300余人、暂住人口2600余人。近年来,游昌华坚持"派出所主防"理念,立足辖区构建"智治+自治+法治"三合一联防警务,让平安成色越来越足。

不久前,南大洋城市会客厅一在建工地上电缆线被盗。案发后,游昌华和打击组民警联手侦查。由于现场监控画面模糊,游昌华就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很快在当地一联建房将嫌疑人抓获,并找回被盗电缆。指挥室和警务室联动,各取所长,让智治赋能社区警务工作,是游昌华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剑池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一个大屏显示辖区道路和重点区域的治安状况。哪里有警情,指挥室便及时研判,再指令社区民警精准处置。自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以来,派出所警力配置更加科学,为打击破案、服务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缓解了社区警力不足的困扰。

自治聚力 夯实源头治理

3月8日清晨5时许,剑池派出所接到报警,来龙泉旅游的蒋阿姨走失了。游昌华得知情况后,迅速将蒋阿姨信息发到辖区村民群、居民群、商铺群中,发动大家开展地毯式搜寻。

"游警官,剑池西路没有发现。"游昌华一边寻找,一边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调整搜寻方向。直到有群众提供线索,"游警官,好像在茶坦村附近有看到老人"。游昌华立即赶到茶坦村,沿着附近山坡呼喊搜寻,上午11点,他在草丛中成功找到了走失的蒋阿姨。

游昌华始终心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他坚持把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作为社区治理的着力点,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为警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为社区班子成员,游昌华牵头组建由社区党员、小区保安、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南大洋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重点区域巡逻、护校安园、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构建"警民联动、邻里守望"模式,切实压降警情。今年以来,通过主防控发案,南大洋社区盗窃案件同比下降6.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8.8%。

"在社区,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游昌华常说。近两年来,他敲开了一扇扇家门,走进了一个个家庭。今年7月,辖区的孙女士因和丈夫发生矛盾来警务室求助。经了解,夫妻二人因琐事经常发生争吵。游昌华通过总结的"谈心、劝教、联调、回访"四步调解法,经7次调解成功化解了纠纷。

警务室还设立了"木头警官"咨询室,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近两年来,游昌华主持调解矛盾纠纷110余起,提供咨询260余次。

法治增效 共筑安全防线

每一个读书日的早晨,在南秦少年警校,总能看到游昌华护校的身影。从接过法治副校长接力棒的那一刻起,游昌华坚持做好护校工作,在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法治拓展课程,每周五为学生授课,课程内容涵盖防骗、防溺水、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各方面。他说,大家关注什么、重视什么,我们就给孩子们讲什么,让安全意识植入方方面面。

"木头人与小卫士"法治宣传队是游昌华牵头、由学生组成的队伍,现有队员36人。小卫士们不仅是安全宣传的责任人,还是学校引导交通安全的"小警察"。在学校门口的执勤岗,"少年警校"学员轮流站岗,除维护上放学秩序外,还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以及各种不文明、不规范行为进行检查、劝导和纠正,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将安全理念传播到学生的家庭中。

如今,游昌华的"木头警官反诈与安全"宣传群已增加到13个,共有3000余人参与。从最初社区警务的"新人",到如今成为群众信任的法治宣讲员,游昌华说,他没有什么秘诀,唯有多走访、多宣传、多上门。

责任编辑: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