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销售”终究是个悲剧

2018-05-10 17:50:00 来源:检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媒体发现在不少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中,商家以滞销作为营销宣传方法来售卖苹果、鲜笋、菠萝等商品,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作为宣传图。对此,电商客服表示平台也会对商家销售行为进行监督。对此,山西省临猗县政府发布一声明,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5月9日《北京青年报》)。

  夸大失实具体在哪儿?据临猗县政府调查,报道所选用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图片是“摆拍”,特意虚构出的假“滞销”场面;个别平台还采取不当手段取得了加盖当地乡、村及果业部门公章的材料配合宣传;有商家声称正在销售的滞销苹果产自河南商丘虞城县和徐州丰县大沙河镇,前者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今年没有听说有滞销情况,后者则表示去年存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但目前应该已经将库存处理完毕,即便仍有留存苹果,也不建议购买,同时大沙河镇完全不存在交通闭塞的情况。

  官方和电商平台的及时声明,对于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十分必要,但对于已经上当的消费者而言,声明不是句号,还要积极协助他们维权。

  一度,真的滞销引发了互联网爱心助卖,传播的是大爱无疆的正能量。而假的真不了,想把客观困境下奉献爱心的商品交易变成一种销售常态,通过博人眼球和同情来创造销售业绩,这样的销售失去了起码的底线——诚信。就像故事“狼来了”里的放羊娃,拿着别人的爱心为自己找乐子,结局只能是自己的悲剧。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电商平台销售应按照法律规定真实、准确地标明商品产地和质量等级。一切造假的营销手段都是拿着消费者的信任在冒险,假的就是假的,终将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招来鄙视和唾弃,那骗来的销售额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们应受到工商行政部门的依法查处。

  悲情销售得过且过地消费着消费者们的爱心,逐渐成了一种营销套路,这也与电商平台自身的监管被虚置有关——摸查不彻底,对消费者投诉不敏感,对无良商家处理没有力度。如果站在消费者立场上体会一下被欺骗和愚弄的气愤,平台不难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继续纵容无异于自毁前途;出来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商家就难以形成成群结队造假的规模和气焰。

  谴责悲情营销,呼吁有关部门积极查处。仅仅如此还不够,还想对真正陷入滞销的果农和当地政府说,以悲情换爱心,是情急之下权宜之计,如果总是反复难绝,会影响到当地全面实现小康、让群众脱贫致富。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终结让一年辛苦付之东流的悲剧,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帮助大家学习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采取多元的致富手段及灵活地应对不可抗力的办法,提供全面系统化的致富服务。期望悲剧不再上演,期望爱心不被白白浪费。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