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物流业成为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通道

2016-08-12 16:1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警惕物流业成为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通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流通中的重要环节。2009年,长清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快递、物流公司仅15家,在近年时间的时间里,增长到了42家,其中企业性质22家,个体性质20家。由于物流业具有便捷性、低成本、审核宽松等特点,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重要手段。我局侦办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中,犯罪分子利用物流公司托运假冒商标品牌的建筑用品。经调查,其所出售的均是通过某物流公司直接发到收货地托运站,然后凭收货人的手机号就可以在异地托运部领走。

  一、该类案件形成的原因:

  一是物流寄递业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规范。由于欠缺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加上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该行业没有形成顺畅的管理机制。从物流、寄递业的寄递环节上看,邮政部门执行主管职责,但是在邮政改革后,省级及以上的邮政部门属于国家行政机构,而下设的邮政机构则属于企业性质,管理职能形同虚设,实际上不能履行其管理职能;处罚措施上对于违规单位仅作单一罚款处理,形不成对私营或民营快递公司的有效监管。从物流、寄递运输环节看,交通运输部门执行主管职责,但该部门实际能只能监管部分环节,不能形成对该行业的全面监管。从物流、寄递业的性质上看,该行业并没有明确归类为特种行业,导致公安监管归于从属地位,实际工作中只是对涉嫌相应违法犯罪行为的物流、寄递行业人员作出处罚,却难以对整个行业形成有效监管。执法实践中,部分企业为牟利回避民警调查,导致相关经侦调查工作取证困难。同时,由于物流寄递业活动地域、时间跨度大,客观上增加了侦查难度。由于物流寄递业仍未建立起适应物流发展和运作的标准体系,进入该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很多手续不完备、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物流企业大量存在,导致包装、运输、装卸、采购、代理、配送等流通环节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土壤。

  二是物流业中的验货环节存在极大漏洞,使得犯罪分子的假冒伪劣商品不用检查。目前,物流市场比较活跃,而大多数仓储及快递企业在货物交付时一般不用开包检查。物流企业只管货物送达、收托运费,至于货物真实情况他们一概不过问,这就给犯罪分子出售假冒伪劣商品通过物流公司渠道流转提供了条件。

  三是物流环节中的交寄、交运货物的上下游联系人资料严重缺失,有利于托运人、收货人逃避打击,很难固定犯罪证据。物流行业一般只要求托运的货物能交付到收货人手里即可,在货单上虽有发货人单位、地址,但不强求必须填写,只要有收货人的电话号码,能通知到收货人就可以了。

  二、预防该类犯罪的对策

  1、严格把关,力求规范。工商部门对物流快运企业的注册申请要进行严格审查,力求经营规范化,提高质量,限制数量,加强企业办公设施,从业人员资质等方面的把关,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使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偷逃税金的经营者无法生存,扭转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让不法分子无机可趁。

  2、强化制度,健全机制。各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办公机制,提高物流业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物流基础登记管理制度。督促物流企业建立起一整套登记、审查、备案制度,规范运输合同协议签订程序,用严格规范的制度预防犯罪的发生。

  3、加强宣传,增强行业自律。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新的物流方式能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而追逐利益也是物流企业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经营者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合法致富,使他们认识到运输违法物资的危害后果,在承运前应予以把关,要初步核查承运的物品,拒绝承运违法物资。公安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经常深入到物流企业,宣传犯罪的形势和防范对策,不断提高物流行业识别和预防犯罪的能力。

  4、加大情报收集和打击力度,震慑物流领域犯罪活动。加强对物流单位的阵地控制,及时搜集情报信息,要结合当前长清区大学生群体、村镇群体特点等深入分析研判物流寄递业发展现状和发案规律,提高公安机关管控效能。进一步提高从源头上打击犯罪的有效性。同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涉案值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要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

责任编辑: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