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女子刷微信遭遇“兵哥哥”诈骗
鲁网法制频道8月18日讯:恰值花信年华的年轻女子,刷微信朋友圈结识“兵哥哥”,然而对“兵哥哥”的崇敬仰慕换回的却是近万元的经济损失。近日,济南市天桥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假冒现役军人通过微信实施的诈骗案。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冒牌“兵哥哥”竟然是女儿身!
7月28日中午11时许,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工人新村北村派出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其被一名自称叫“张浩”的微信好友骗走现金4500元及价值4950元的iphone 6手机一部。
原来,24岁的王女士是微信的忠实拥趸,平日痴迷于刷朋友圈交友聊天。今年6月初王女士通过微信结识了一名自称叫“张浩”的男子,“张浩”自称其是一名在某军区服役的现役军人,因为前段时间在训练过程中受伤,便返回济南老家,现在济南某医院接受治疗。二人通过微信聊天逐渐熟悉起来,加之王女士对军人的崇敬仰慕之情,使其逐渐放松了警惕。
6月上旬某天,“张浩”联系王女士称因为看病手头拮据,向王女士借500元钱暂解燃眉之急,并让王女士把钱汇到其朋友的银行账号上。王女士没有多想,便按照“张浩”所说,向该账号汇去500元钱。6月10日,“张浩”再次联系王女士称其手机损坏无法使用,让王女士替他买一部iphone 6手机。并以受伤行动不便为由与王女士约定让其弟弟当天下午到济南市天桥区济洛路山东通讯城附近找王女士取手机。王女士就按“张浩”的要求购买了一部价值4950元的iphone 6手机并交给“张浩”的弟弟。6月13日,“张浩”再次联系王女士由向其借4000元钱,并表示近期会将借款和购买手机的钱一起归还王女士。信以为真的王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功能给“张浩”转了4000元钱。
几天之后,王女士拨打“张浩”手机,发现手机号码已经停机,“张浩”将王女士拉进微信黑名单拒绝接受其发送的微信。民警经过进一步询问王女士得知,王女士和“张浩”只是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却一直未在现实生活中谋面。王女士无法提供“张浩”的真实信息,能提供给警方的只有“张浩”的微信号、手机号码和“张浩”朋友的银行账号。“张浩”是真实存在的吗?是现役军人吗?“张浩”是诈骗得手消失了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暂时无法和王女士取得联系?这些谜团需要民警逐个破解。
就在民警开展调查工作期间,心急如焚的王女士致电天桥公安分局民生警务平台诉说自己的遭遇寻求警方帮助,同时还向“天桥公安”新浪微博反映情况,希望警方尽快调查清楚事实真相。
天桥公安分局民生警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和“天桥公安”微博管理员将王女士的诉求告知办案单位和民警,并及时告知王女士案件进展情况。
案件的侦破工作也是一波三折。办案民警根据掌握的有限线索,决定先围绕王女士汇款的银行账号开展调查。民警通过调取银行账号信息发现,该账号的开户人是刘某鑫(女,23岁,山东省阳谷县人),民警判断刘某鑫肯定与此案有关!于是,能否找到刘某鑫便成为案件能否成功侦破的关键所在。
民警仔细端详刘某鑫的照片,感觉刘某鑫面部特征与王女士描述的前来取手机的“张浩”的弟弟有些相似。民警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刘某鑫是否会乔装打扮成“张浩”的弟弟!
于是,民警请王女士辨认刘某鑫的照片。王女士起初不理解民警的用意,认为民警是“瞎胡闹”。但是当王女士仔细端详刘某鑫的照片时,她却惊讶万分,连呼“这怎么可能”!原来,王女士辨认出刘某鑫正是“张浩”的弟弟!
民警经过后续调查,发现刘某鑫的父亲曾经暂住于天桥区马家庄。民警试图通过刘父找到刘某鑫,但当民警赶到马家庄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废墟,原来该处已经拆迁。
无功而返的民警并没有放弃。民警决定转变侦查思路,借助微信侦查破案。民警申请微信号乔装成一名微友主动加“张浩”为微信好友开始聊天,通过聊天民警向“张浩”表示非常仰慕军人,并称自己有台不用的微机想无偿送给“张浩”,“张浩”欣然应允并与民警约定8月4日下午在天桥区无影山路某医院门前见面交接微机。
8月4日下午,民警提前赶到医院门前进行守候。当满心欢喜来到约定地点取微机的“张浩”一出现,守候在此的便衣民警便将其抓获,并当场缴获骗来的iphone 6手机。
随着“张浩”的落网,困扰民警多日的谜团也迎刃而解。
经过审查,对其冒充现役军人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刘某鑫交代,由于好逸恶劳且没有固定工作和生活来源,于是她便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假冒现役军人通过微信诈骗钱财的闹剧——平日喜欢留短发穿男士衣服,俨然一个活脱脱的“假小子”形象的刘某鑫首先通过微信以“张浩”的名义与受害人王女士聊天,并谎称自己是现役军人骗取王女士的信任,进而诈骗王女士现金4500元,之后,刘某鑫又一人分饰两角扮演“张浩”的弟弟与王女士见面骗取价值4950元的iphone 6手机一部。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鑫因涉嫌诈骗,已被天桥警方取保候审。
- 危难关头来了检察官2019-09-02
- 朋友圈发广告领工资?骗局2018-07-02